按需定制
精准追踪
多维展示
资源集成
情报分析
态势研判
协同加工
快速传播
近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普外分中心张忠涛教授、杨盈赤教授研究团队,在国际顶级医学期刊《NatureMedicine》杂志发表了题为“NeoadjuvantChemoradiationwithorwithoutPD-1BlockadeforLocallyAdvancedRectalCancer:aMulti-center,Open-label,Randomized,Phase2trial”的原创性研究论文。该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试验阐明新辅助放化疗联合免疫检查点PD-1抑制剂可显著提高局部进展期直肠癌(LARC)患者的病理完全缓解率(pCR),且未发现显著的安全性问题,打破了结直肠癌患者单纯免疫治疗响应率低的重要难题,为更多的直肠癌患者提供了疗效更好更安全的治疗方案。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杨盈赤教授、博士研究生庞凯、高加勒、北京协和医院林国乐教授 和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刘新志教授为共同第一作者,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张忠涛教授(末位通讯)、姚宏伟教授、北京协和医院肖毅教授和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武爱文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结直肠癌是全球第三大发病率和第二大死亡人数的肿瘤疾病。在中国,大约三分之二的新诊断的直肠癌病例是局部进展期直肠癌(LARC)。目前临床指南建议在根治性手术前进行新辅助治疗,但仍有90%左右进行新辅助放化疗的患者未能达到完全缓解。近年来,多项肿瘤治疗研究证明免疫检查点PD-1抑制剂治疗能够诱导肿瘤消退,然而LARC患者对PD-1治疗的响应率小于10%。开发新型高响应率的PD-1治疗方案将极大造福广大结直肠癌患者。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普外中心张忠涛教授、杨盈赤教授团队联合8个结直肠癌治疗中心设计了“阐明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联合或不联合PD-1阻断的安全性及有效性”的一项II期、多中心、开放标签、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本研究共纳入186例LARC患者,随机分为接受放化疗联合同期PD-1阻断(实验组A)或序贯PD-1阻断(实验组B)或单纯放化疗(对照组)作为新辅助治疗,随后进行根治性手术(图1)。具体治疗方案包括放疗总剂量45~50.4Gy,同时口服卡培他滨片,实验组A、B两组均加用PD-1阻断剂(替雷利珠单抗200mgivgtt)。值得注意的是,实验组A在放疗开始后一周给予第一剂替雷利珠单抗,实验组B在放疗结束后两周给予第一剂替雷利珠单抗。实验组A、B于放疗结束后8-12周行手术治疗,对照组于放疗结束后6-12周行手术治疗。手术标本由病理学家处理、检查并根据AJCC4-tier系统对新辅助治疗的肿瘤消退进行分级。图1“阐明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联合或不联合PD-1阻断的安全性及有效性”临床研究流程图本研究证实了在新辅助长疗程放化疗后序贯添加PD-1阻滞剂可以显著提高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患者的pCR率(图2)。此外,在客观缓解、R0切除、保留括约肌、直肠病变的pCR率、ypT0N0/ypTisN0R0五项指标上,实验组A和实验组B均优于对照组。在主要病理反应方面,实验组A优于对照组,而实验组B则和对照组无差异。同时,对安全性相关终点的分析表明,在新辅助治疗相关不良事件、手术并发症和疾病进展方面,实验组和对照组之间的发生率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表明两个新型治疗方案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图2新辅助放化疗联合PD-1抑制剂可以显著提高局部进展期直肠癌(LARC)患者的病理完全缓解率(pCR)这是全球首个阐明放化疗加免疫检查点PD-1抑制剂治疗直肠癌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的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试验。该研究结果将进一步推动新辅助放化疗联合免疫治疗方案的实施,将为直肠癌患者尤其是中低位直肠癌(肿瘤距肛缘≤10cm)患者选择最合适的治疗方案,减少治疗的总费用,提升医疗资源的利用率,指导临床医生为局部晚期直肠癌患者提供个体化的“精准医学”治疗。本研究受国家关键技术研发计划(2015BAI13B09)、北京市博士后研究基金(2023-ZZ-038)、北京市李焕英医学基金等项目支持。撰稿:张忠涛排版:王婉婷审核:张澍田
【战略生物资源】 2025-01-19
【战略生物资源】 2025-01-19
【战略生物资源】 2025-01-19
【战略生物资源】 2025-01-19
【战略生物资源】 2025-01-19
综上所述,该研究利用胚胎非整倍体反复自然流产的夫妇进行全外显子组测序数据,鉴定出一系列ELL3功能缺失突变体。Ell3在卵母细胞中的缺失导致纺锤体结构的紊乱,以及卵子及胚胎非整倍体。Ell3母源性敲除小鼠亦表现出胚胎非整倍体、心脑发育缺陷及早期胚胎流产。在减数分裂期,ELL3定位于卵母细胞纺锤体。机制上,ELL3和TPX2相互拮抗协同调节马达蛋白KIF11的功能,促进纺锤体组装。活细胞染色体运动轨迹追踪进一步显示ELL3功能缺失可导致纺锤体组装异常和染色体运动停滞,造成染色体分离异常。该研究揭示了胚胎非整倍性的潜在遗传变异,并发现ELL3母源性功能丧失可导致胚胎非整倍性,为非整倍体流产的遗传学诊断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和早期筛查靶点。
【战略生物资源】 2025-01-19
【战略生物资源】 2025-01-19
【战略生物资源】 2025-01-19
【战略生物资源】 2025-01-19
【战略生物资源】 2025-01-19
美国能源部(DOE)发布了新版《商业腾飞之路:清洁氢能》(PathwaystoCommercialLiftoff:CleanHydrogen)的新版本,该版本更新了2023年3月发布的第一份清洁氢气腾飞报告。这份新报告显示,美国清洁氢气市场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区域清洁氢气枢纽、清洁氢气生产税收抵免(45V)以及能源部正在进行的清洁氢气技术研究、开发、示范和部署项目等历史性承诺将加速这一进程。报告还探讨了自第一份报告发布以来,以下四个关键更新将如何影响清洁氢气的商业化进程:到2030年,美国的清洁氢气年生产能力将达到700万至900万吨。由于电价、安装成本和资本成本上升,开发商面临更高的生产成本估算。工业部门继续拉动近期需求,尽管越来越多的项目将服务于出口市场。其他有前景的清洁氢气生产技术,如甲烷热解和钻探地质氢气,将继续走向成熟。2024年《商业腾飞之路:清洁氢能》更新版是能源部与私营部门(包括企业家、建设者、运营商、客户和投资者)合作开发的。在能源部内部,领导机构包括能源部贷款项目办公室、清洁能源示范办公室和氢能与燃料电池技术办公室,并得到了技术过渡办公室、政策办公室、能源公正与公平办公室、阿贡国家实验室和国家可再生能源实验室的咨询意见和支持。
【新能源汽车】 2025-01-18
【重大慢性病】 2025-01-17
【重大慢性病】 2025-01-17
【重大慢性病】 2025-01-17
【重大慢性病】 2025-01-17
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启动国家人工智能研究资源试点项目,为研究人员和工程师提供与人工智能相关的数据集、人工智能模型、软件和培训资源等基础设施资源;英国政府公布第三批 27 个图灵人工智能研究资助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新增代码“计算物理”,强调从凝聚态物理学原理出发,以数学为基础,以计算机为手段,通过发展计算方法、开发程序软件、开展大规模的科学计算,解决凝聚态物理和其他物理学分支中的科学问题;英国政府投资近 9000 万英镑用于医 疗保健、化学和数学等领域的人工智能研究中心,要求构建最先进、安全可靠的通识 AI 基础模型。 杜克大学《Nature》发文,提出无序焓-熵描述符(DEED)计算方法;阿姆 斯特丹大学《Science》发文,研究报道机器人利用人工智能加速流动光催化研发;利物浦大学《Science》发文,AI发现的新锂离子导体为可持续电池开辟新方向。 太平洋西北国家实验室和微软合作使用 AI 推进储能新材料开发,德国西门子与美国 Voltaiq 公司合作优化电池制造,实现电池产业数字化转型。
【智能科学家知识服务平台】
【绿色化工】 2025-01-13
【GIBH文献服务动态】 2025-01-13
【新药创制】 2025-01-09
【新药创制】 2025-01-09
【绿色化工】 2024-06-21
【可再生能源】 2024-06-20
【关键矿产与绿色冶金】 2024-06-20
【重大慢性病】 2024-06-17
2024-09-14
2024-09-09
1995-01-01
2025-01-18
2025-01-18
2025-01-17
2025-01-17
版权所有: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 制作维护: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知识系统部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北四环西路33号
京ICP备05004093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3195号